- Copyright ? 2019 新疆博隆拍賣有限公司 版權(quán)所有
- 地址:新疆烏魯木齊市解放北路90號天際大廈1508號
- 電話:0991-2333409 2336771

來源:新浪收藏
名家專欄
周世宗裁併天下佛寺,取廢寺銅材鑄周元通寶,后人以為沾了佛家仙氣而寶藏懸掛。另鑄大小不一的周元花錢,自當(dāng)時一直鑄行到近代。
作者 孫仲匯
五代周世宗柴榮顯德二年(955年)下詔裁併天下佛寺,沙汰僧尼。這些僧尼還俗后參加生產(chǎn),成了納稅戶。同時取廢寺銅材銅佛鑄周元通寶,國家增加了收入,但遭到了佛教徒及一些朝臣的反對。
而柴榮以理服人,搬出佛教中舍身飼虎的典故,聲言“吾聞佛說以身世為妄,而以利人為急,使其真身尚在,茍利于世,猶欲割截,況此銅像,豈有所惜哉?”說得反對者啞口無言。
后人迷信,以為周元通寶沾了佛家仙氣,自能祛災(zāi)去病,于是寶藏懸掛;而另鑄了多種大小不一的周元花錢,背有龍鳳、佛像、八卦、人物等不同圖案,自當(dāng)時一直鑄行到近代。
杭州雷峰塔宋代所設(shè)地宮中曾發(fā)現(xiàn)過一枚楷書周元通寶大錢,制作較粗糙,以往泉幣界將這類周元花錢定為明代所鑄,現(xiàn)在看來是保守了一些。我見過一些當(dāng)時民間所鑄的花錢,錢文和正用品基本一致,外緣增闊,有的還上下打孔,以利于穿繩懸掛,背面圖案呈浮雕狀,高出輪郭較多。宋以后的周元通寶花錢圖案均和輪郭持平,沒有高出的現(xiàn)象。
存世有一種楷書周元通寶背龍鳳大花錢,從文字制作分析應(yīng)是清代所鑄,而且與寶鞏局的咸豐大錢有幾分相似。查咸豐時寶鞏局歷史,其背后確實有一些非同尋常的故事。
按咸豐時的陜甘總督樂斌,滿州鑲紅旗人,寶鞏錢局原在蘭州東門外,由蘭州縣令李敦厚主辦。李為人貪瀆,辦事不力,而樂斌的親信和祥因在新疆剋扣軍餉事發(fā),被降級調(diào)用,樂斌即上奏請將和祥(滿州鑲黃旗人)留甘肅辦理鑄錢局事。于是在蘭州總督署附近另擇爐局,重新起造。按以往慣例,新起爐局一般會鑄若干開爐錢以圖吉利,這種周元大花錢會不會是當(dāng)時所鑄?僅屬猜想,不過看完全文,說不定也有幾個人會信的。
據(jù)說當(dāng)年有人見到和祥在總督官廳向樂斌長跪請罪,聞樂斌言“此何足計較”,和祥猶作恐懼之狀。原來當(dāng)天玉泉山開廟進香,道路擁擠,和祥的手下與樂斌的周二奶下人爭道,惹怒了周,周當(dāng)眾指名道姓大罵和祥,把這位和大人嚇得不輕。
又據(jù)蘭州道臺恩麟講:“周二奶在督署當(dāng)家,生有一子,名小喇嘛。周二奶悍潑,不但凌虐樂妾,雖樂督亦深畏之。每與樂督揪扭,滾至二堂,解衣去褲,撒潑村言,無所不至,每謂樂曰‘我令汝做總督,汝方能做,否則做不成也。’”周二奶原是下人之妻,后與樂斌勾搭,成了姘婦,又成了總督大人的“上司”,真是天方夜譚,和現(xiàn)在的狗血劇有得一拼了。
以下發(fā)表幾張圖片供參考。
一。周元通寶背龜鶴祥云人物花錢,直徑2.65厘米。背面浮雕狀圖案高出輪郭,上下有穿繩小孔,圖像古樸生動,指龜鶴齊壽之意。右面持杖老者應(yīng)是壽星,祥云代表吉祥,風(fēng)格和五代末年至北宋早期相符,存世稀少。
(圖1:周元通寶背龜鶴祥云人物花錢)
二。周元通寶背龍鳳大錢,直徑6厘米,銅質(zhì)純凈,包漿熟舊,錢文風(fēng)格和寶鞏局咸豐大錢有些相似。
(圖2:周元通寶背龍鳳大錢)
三。咸豐寶鞏局當(dāng)千大錢拓本,元字和周元龍鳳大花錢比較接近。
(圖3:咸豐寶鞏局當(dāng)千大錢拓本)